5月7日,朔石矿业公司党委对该公司一起让他人带定位卡入井的严重违章违纪责任人给予撤职处理。这再次为矿区广大干部职工敲响了警钟,说明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永远在路上。这起找人带卡入井有关干部作风问题是淮北矿业集团“五一”期间“四不两直”抽查发现的,同时,在这次“四不两直”抽查中还发现淮北选煤厂、临涣选煤厂、涡北选煤厂,未严格落实“五一”期间安全管理“三个一”要求,抽查时三家单位无主要领导在单位值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作风建设的反复性和长期性特点,说明践行严细实精作风任重道远,丝毫不能懈怠。我们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从中照照镜子,查找不足,身体力行,做严细实精作风坚定践行者、维护者、引领者。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既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又是一场深入的持久战。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久久为功抓作风,通过持续用力,祛除作风顽疾,使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质的转变,在矿区树起了严细实精作风建设新风向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磅薄力量。面对成绩,我们丝毫不能盲目乐观,而应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清醒看到不严不细不实不精作风问题隐形变异还时有发生、反弹回潮隐患犹存,压力传导不到位、执行有偏差等现实问题。
不能让制度成花瓶,要当成带电“高压线”。《淮北矿业严细实精作风建设十条刚性规定》下发后,矿区各单位出台相关细则,制定了一些硬性的制度和措施。但再好再硬的制度,关键还在于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实际中,有些单位制定了很多有关作风建设的制度和措施,出台时是轰轰烈烈,执行却不严格到位,缺乏监督问责,或没有坚持严格执行,最后是不了了之,制度变成无用的花瓶、闲置的摆设、装潢的门面,损害了制度的公信力,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也降低了职工的信任感。执行力是领导干部政治水平和政治素质的重要表现,执行力不强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领导干部必须敬畏制度,敬畏纪律。
作风建设既要“捡芝麻”更要“抱西瓜”。有的单位为了显示作风建设力度,采取一些非常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将工作精力放在抓职工迟到、早退、玩手机、吃零食等上面,定期进行作风督查,查访情况及时通报。作风建设无小事,抓小是对的,也能起到震慑警示作用。但有的单位对与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跟班带班值班,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蜻蜓点水,“只听下楼声,不见人下来”,没有监督没有问责。窥一斑而知全豹,为什么一些问题,淮北矿业集团“四不两直”抽查能够查到,而有的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却不能发现?淮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良才多次指出,每一起安全事故的背后都是作风问题,可谓意义深刻,意味深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作风建设就是全面从严治党、严管干部的重要内容,作风问题本质上就是党性问题,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淬炼过硬的作风,锤炼党性。抓工作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抓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大”管得比较好了。抓小不放大,抓小也抓大……唯有形成这样的认识,才能持之以恒地推进作风建设,久而久之,严细实精作风建设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作风建设要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严细实精之所以能落地见效、彰显威力,关键在于淮北矿业集团各级领导干部以行动作号令、以身教作榜样,为矿区树立了标杆。群雁高飞头雁领,“关键少数”率先垂范,拿出“从我做起”的实际行动,层层压实责任,就能形成层层带动效应。虽然“四不两直”抽查出的问题看似偶然,其实有它的必然性,有其背后深层次问题,说明干部监督管理不到位,抓早、抓小、抓常、抓长、抓严还有欠缺。各级管理人员都要经得起偶然性聚焦,自觉养成在严格监督下工作的习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上率下,身体力行,坚持摒弃侥幸心理,做严细实精作风的引领者,让严细实精作风在淮北矿业蔚然成风。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践行严细实精作风让我们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跨过了一道道险滩,而作风建设道路上出现的一个个现实问题也让我们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忧患感。践行严细实精作风恰如登泰山,只有学习挑山工的精神,乘势而上,一鼓作气才能跨越“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尽收无限风光在眼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丝毫不能懈怠。
【版权归淮北矿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